一设置硬盘跳线的方法 挂接双硬盘前首先要设置好硬盘跳线硬盘的跳线方法可参考硬盘说明书不同的硬盘跳线方法一般也不同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唯一的一个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ZIP或MO等)就不需要对这个唯一的IDE设备设置跳线系统会自动识别这个IDE设备(例如硬盘)的身份 一般都是将性能好的新硬盘(第一硬盘)设为主盘MA(Master Device)接在第一个IDE接口(Primary IDE Connector)上至于旧硬盘(第二硬盘)有几种接法 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SL(Slave Device) 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Secondary IDE Connector)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Master Device另一个设为Slave Device这由你自己决定 二选择CS跳线区分主次盘 你可别忘了在硬盘或光驱上除了MASL跳线外还有一个CS(Cable Select电缆选择)跳线如果跳线选择为CS有效该IDE设备的主从身份就由硬盘数据线决定 一般来说连接在硬盘数据线中间插头上的盘是主盘连接在硬盘数据线末端插头上的盘是从盘 但是光有CS跳线还不行还需要对普通的芯硬盘数据线进行改造即从带颜色的一边数起把在两个主从盘插头之间的第根线切断注意一定不要切断其它线这样就可以配合CS跳线作为一条专用硬盘数据线当需要交换主从盘身份时只要把这条硬盘数据线接硬盘的两个插头对调一下即可而不必把硬盘拆卸下来重新跳线 这对于双硬盘接在同一根数据线上需要变换硬盘主从设置的朋友来说是很方便的 三避免盘符交错的措施 安装双硬盘不能不说盘符交错问题 什么是盘符交错呢?举个例子吧假设你的第一硬盘原来有CDE三个分区分别标记为CDE第二硬盘有CD两个分区分别标记为CD一般情况下安装双硬盘后硬盘分区的顺序将为CCDCEDFEGD你看原来第一硬盘的DE分区变成了EF盘在CE盘之间嵌入了第二硬盘的C分区这就是盘符交错盘符交错会引起安装双硬盘以前原有的软件链接等因路径错误而无法正常工作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避免盘符交错 措施屏蔽法 对于两块都有主分区的硬盘来说可在BIOS设置中将主硬盘设置为AUTO将从硬盘设置为None(如下图)在Windows或Linux系统中就会按IDE接口的先后顺序依次分配盘符从而避免盘符交错而且也不会破坏硬盘数据 这样做的好处还有如果在两块硬盘的主DOS分区分别装有不同的操作系统可以通过改变CMOS设置激活其中的一个硬盘屏蔽另一个硬盘从而启动相应的操作系统缺点是在纯DOS就是在单一的DOS模式下将无法找到在BIOS中屏蔽掉的硬盘也就无法对其进行读写操作了 措施分区法 只在第一硬盘上建立主DOS分区(当然还可以有其它逻辑分区)而将第二硬盘全部划分为扩展分区然后再在其中划分逻辑分区就可以彻底避免盘符交错了 当然对第二硬盘分区前要备份好你的数据!可以先用方法安装好双硬盘再把重要数据备份到第一硬盘上最后对第二硬盘重新分区 请注意硬盘分为IDE硬盘和SATA硬盘跳线是有区别的 IDE硬盘跳线 硬盘跳线分三种设置master(主盘)slave(从盘)cable select(根据在数据线上的位置决定主从) 一个IDE接口最多可以接两个IDE设备这就是说一般的PC你要想接的硬盘数最多也只能是个一个IDE接口能够通过一根数据线同时挂上两个硬盘这就有了跳线问题为了区分这两个硬盘必须要给他们做上标记我们能够直接操作的那就是跳线一般在硬盘体上面都有说明跳线要如何设置才能够让系统正常启动 如果是系统硬盘的话当然要把它设置成Master模式即把它当作主硬盘一般也把它接到第一个IDE接口上当然接到第二个IDE接口上也不会出现什么严重问题只是可能每次系统会弹出选择框要你选择从哪个盘启动所以这个习惯上一般是先把第一个IDE接口的位置占满之后再挂到第二个IDE接口上另外一个习惯就是光驱一般接到第二个IDE接口上所以现在我们假设第一个IDE接口上已经接了一个跳线设为Master模式的硬盘你现在还想在这个接口上通过同一根数据线再接一个硬盘的话那么你必须要把这个后来挂上去的硬盘的跳线设为Slave模式即从盘模式如果你把两个都设为Master的话系统肯定不能启动! 那么第二个IDE接口你也要挂两个硬盘的话不管其中一个硬盘是不是系统盘你都要把他们的主从分开依照上面的设置行事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的主板一般都有主从硬盘自动选择功能(年以前的主板可能没有这种功能)所以你只要把你所要挂到机器上所有的硬盘的跳线设置为cable select(根据在数据线上的位置决定主从)就可以了! SATA硬盘跳线 两块ST盘无主从之分直接把跳线都拔掉即可如果是不同牌子的盘且要接在同一条数据线上的话主从跳法在硬盘标上能找到数据线那边是这样的远主近从 案例分析一安装硬盘之前是否进行设置 问安装硬盘之前是否要对硬盘主从盘的跳线进行设置? 电脑软硬件应用网答硬盘制造厂商在硬盘出厂时一般就已经将跳线设置在了主盘(即Master)位置上了所以如果您只装一个硬盘则无需进行跳线设置(如果将光驱与硬盘挂接在同一条数据线上应设置光驱为从盘)如果您将两块硬盘同时连接在一根数据线上则应该根据需要将其中一块硬盘后面的主从盘跳线设置为从盘一般来说在硬盘表面上会有硬盘跳线设置图或者在硬盘主从跳线器边上会有Master(主)Slave(从)及CableSelect(线缆自动选择)的标识您可以参考这些信息对硬盘进行相应的跳线设置如果没有这些信息也只能是查阅相关用户手册或者到厂商的官方网站上查找该款硬盘的跳线方法即可! 案例分析二串行硬盘如何设置主从盘 问最近购买了块酷鱼的G硬盘为什么这款串行硬盘还有跳线呢?我的主板有两个IDE接口我可否分别接两个光驱且都设为主盘? 电脑软硬件应用网答希捷 G SATA硬盘的跳线并不是主盘从盘跳线而是切换SATA 和SATA 的跳线这个跳线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虽然理论上SATA 和SATA 可以互相兼容但是事实上某些只支持SATA 的南桥或者第三方芯片却不能很好地识别SATA 硬盘这时就可以通过硬盘的跳线将其接口强制设定为SATA 设备就可以正常地使用了至于光驱和硬盘的接法两个光驱分别接在两组IDE接口上是没有问题的跳线怎么设都可以SATA硬盘不存在着主盘和从盘的说法您只要在BIOS中把第一启动项设置为挂载硬盘的SATA接口便可 光驱跳线 光驱跳线与硬盘跳线很类似其跳线位置多在光驱后面数据线接口和电源线接口之间如光驱后面跳线图一般只有MasterSlaveCable Select三种很少有其它情况各个品牌的光驱几乎都是这样相对来说很是规范使得设置比较简单 小提示如果光驱和硬盘共用一根IDE数据线光驱跳线通常选择为Slave硬盘则设为Master如果光驱是独立连接的IDE线则可以大大方方地跳成Master PATA硬盘和SATA硬盘以及光驱之间的组合主从关系 ()双PATA硬盘+个光驱 建议将容量大速度快的硬盘设置为主盘接在IDE 接口的数据线上将另外一个硬盘设置为主盘光驱设置为从盘两者一起接在IDE 接口的数据线上 小提示系统启动时搜索启动盘的顺序是先IDE 后IDE 将高速硬盘设置成主盘接在IDE 上作为系统盘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双PATA硬盘+双光驱 与上面的连接方式相似建议在IDE 上除了接那个高速硬盘作为主盘外再接一个光驱(从盘)同时IDE 上也是一个硬盘加一个光驱 小注 从上面的主从关系规划可以看出不论是双PATA硬盘加一个光驱还是双PATA硬盘加两个光驱硬盘都是主盘光驱都是从盘因此必须将硬盘及光驱的跳线按此要求进行设置在IDE设备的跳线设置中一般用Master表示主盘Slave表示从盘硬盘出厂时一般默认就是主盘而光驱出厂时的跳线一般默认是从盘在安装硬盘与光驱时要仔细查看该设备的主/从盘的跳线设置 然后进入BIOS查看硬盘是否工作正常了启动电脑进入BIOS中的 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定) 将硬盘的Type(类型)和Mode(模式)设为Auto让BIOS自动检测硬盘也可以通过主菜单中的IDE HDD Auto Detection选项来自动检测硬盘如今的主板都具备自动检测功能只要没有物理故障一般都能检测出来此时就可以看到BIOS中个IDE端口上的设备了 (小提示如果电脑检测不到硬盘或者检测硬盘时死机请考虑以下几种情况硬盘跳线错误数据线连接错误没插电源线主板BIOS不支持大硬盘前面几种情况比较容易解决至于BIOS不支持大硬盘可以采用升级BIOS的方法解决当然也可以通过第三方软件来跳过主板BIOS限制各硬盘生产商都免费提供) ()个PATA硬盘+个SATA硬盘+个光驱 将SATA硬盘的数据线连接到主板的SATA接口中将PATA硬盘与光驱通过一根IDE数据线连接起来其中PATA硬盘的跳线设置为主盘并连接到数据线的Master端将光驱的跳线设置为从盘并连接到数据线的Slave端最后将这根IDE数据线连接到主板的IDE接口中 将所有硬盘及光驱的数据线按上述方法连接好之后接下来启动电脑进入BIOS选择并进入Integrated Peripherals设置窗口然后进入OnChip IDE Device设置画面在该画面中除了将IDE HDD Block ModeOnChip Primary PCI IDEOnChip Secondary PCI IDE三个选项设置为Enabled外其他个选项全部设置为Auto 再将光标移动到窗口下方的OnChip Serial ATA选项上按回车键然后在弹出的窗口中选中Combined Mode后按回车键最后将光标移动到Serial ATA Port Mode上按回车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中Primary Master并回车此时OnChip Serial ATA和Serial ATA Port Mode选项的设置分别为Combined Mode和Primary Master 按F键保存BIOS设置重新启动电脑后再次进入BIOS的Standard CMOS Features窗口就会发现SATA硬盘占据了IDE Channel Master通道而PATA硬盘则占据了IDE Channel Master通道光驱占据IDE Channel Slave通道 小提示经过以上设置后SATA硬盘的优先级比PATA硬盘的高建议将操作系统安装在SATA硬盘上(此时在DOS下SATA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是C盘)如果不想将SATA硬盘作为系统盘而想把操作系统安装在PATA硬盘上则可以在BIOS中将PATA硬盘的启动优先级提高进入Advanced BIOS Features窗口选择Hard Disk Boot Priority并进入硬盘启动优先顺序设置窗口在该窗口中默认是SATA硬盘排在PATA硬盘的前面此时可以选中PATA硬盘然后按Page Up键使PATA硬盘排在SATA硬盘的前面最后保存BIOS设置并重新启动电脑这样PATA硬盘的第一个分区在DOS下便成了C盘 ()个PATA硬盘+个SATA硬盘+个光驱 将SATA硬盘的数据线连接到主板的SATA接口中将PATA硬盘设置为从盘然后用根IDE数据线将它连接到主板的IDE接口上将两个光驱分别设置为主盘和从盘然后利用一根IDE数据线将这两个光驱连接到主板的IDE接口上注意在连接硬盘及光驱的时候要注意数据线端口的选择 设备安装好以后也要到BIOS中进行设置具体设置方法和前面个PATA硬盘+个SATA硬盘+个光驱的设置方法大同小异不同的地方是OnChip Serial ATA选项和Serial ATA Port Mode选项的设置其中前者应设置为Enhanced Mode后者须设置为SATA Master 保存BIOS设置并重新启动电脑再次进入BIOS的Standard CMOS Features窗口就会发现此时共有个IDE设备通道其中PATA硬盘占据了IDE Channel Slave通道而两个光驱分别占据了IDE Channel Master与IDE Channel Slave通道SATA硬盘占据了IDE Channel Master通道 经过以上设置后PATA硬盘的优先级比SATA硬盘的高如果想把SATA硬盘作为第一启动盘则可以在Hard Disk Boot Priority窗口中将SATA硬盘排在PATA硬盘的前面 此外在设置OnChip Serial ATA Setting选项时也可以将OnChip Serial ATA设置为Auto由主板自动根据设备的多少及连接位置来选择SATA工作模式 注 PATA硬盘 也称并行硬盘它采用的是称为Ultra ATA/DMA的并行总线接口(俗称IDE接口)目前主流的并行ATA硬盘仅支持ATA/和ATA/两种数据传输规范外部传输速率最高能达到MB/s或MB/s SATA硬盘 也称串行硬盘由于改用线路相互之间干扰较小的串行线路进行信号传输SATA硬盘数据传输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因此相比原来的并行传输方式SATA的工作频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目前的SATA 标准工作频率为MB/s未来的SATA 和可提升到MB/s和MB/s 附 cable select (简称CS)=====电缆选择 当硬盘的跳线设置成Cable Select时硬盘的主从关系将由其连接到数据线上的位置而决定 Limits drive capacity to Gbytes======限制磁盘使用G Limit capacity of GB =====限制容量为GB Master or Single drive =====表示设置硬盘为主盘或该通道上只单独连接一个硬盘即该硬盘独占一个IDE通道这个通道上不能有从盘 Master with a nonATA compatible slave======表示存在一个主盘而从盘是不与ATA接口硬盘兼容的硬盘这包括老式的不支持DMA的硬盘或SCSI接口硬盘 master w/slave present======表示当前盘为主盘同时存在从盘 cs Enabled ======CS Enabled为自动设置跳线位 无跳线======表示当前硬盘为从盘 cap limit=====这个跳线是 针对老主板的 有的主板不支持大容量硬盘有的甚至不可以超过G的硬盘所以这个跳线是让主板开机的时候只识别C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