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我调整检查点
在以前的文章中笔者谈到过Oracle数据库中有存储缓沖区其包括三部分内容一种叫做髒缓沖存储区这个缓沖存储区中存储的是已经被修改的数据一般情况下这个数据不会马上被写入到数据文件中去除非空闲缓沖快用完了这个数据才会被写入数据文件但是如此的话也会遇到一个问题若空闲缓沖区刚用完的时候其他用户也在频繁的对数据库进行读写操作在这个繁忙的时刻再往数据库文件中写入更改后的数据那么很明显会极大的影响数据库的性能
所以作为数据库管理员我们的设想是能否在I/Q操作比较空的时候就把髒缓沖中的数据写入到数据库中去呢?这若是靠数据库管理员手工管理肯定不现实我们数据库有这个自动判断的功能甲骨文好像听到了我们众多数据库管理员的呼声在G版本的数据库中新增了这个功能并在G版本中进行了完善这就是自我调整检查点的自我调整功能
检查点是将内存中修改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文件同步的手段Oracle数据库定期将检查点之间修改的数据写入数据文件这种做法的要求之一是需要服务器有足够的可用内存以提高为即将进行的操作寻找空闲内存的执行性能
所以这个检查点的设置跟很多参数有关如服务器的内存等等虽然在以前的版本中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初始化参数来指定预期的崩溃恢复时间但是实际上由于这个设置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所以很少有数据库管理员会去调整这个参数而都是采用其默认的设置
笔者在使用Oracle G数据库中印象最深的是数据库可以自我调整检查点虽然在G中也已经提出了这个功能但是用的总是不怎么顺心在G中作了一定的改善从而使得这个新功能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使用数据库的自动检查点调整数据库就会自动判断数据库的繁忙程度具体的说是判断I/Q 操作的繁忙程度数据库会自动在其比较空闲的时候把髒缓沖期中的内容写入到数据文件中从而降低对数据库吞吐量所产生的影响提高数据库的操作性能
其实这个检查点的自我调整功能就好像是一个交通警察当道路繁忙的时候下班高峰期时一些打扫卫生的清洁车就不能进入车道;只有到道路比较空闲的时候清洁车才能进入车道打扫卫生从而把清洁车对于车道的正常运行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当然这个改善可能用户一下子还察觉不出来但是我们通过数据库日志进行前后的对比就会发现两者的差异是很大的利用了数据库检查点自我调整功能后数据库的查询性能特别是查询大量数据的性能得到了比较显着的改善
不过话说回来数据库的自我调整功能虽然是一个不错的交通警察但是当车真的很多的时候最好的交通警察也是无能为力此时就需要对硬件上的改善如增加服务器的内存等等毕竟像数据检查点等自我调整功能只能够改善硬件的利用能力而不能从本质上提升硬件的容量
二 自我调整系统全局区
SGA是一个英文简称中文的意思是系统全局区它是一个存储区域被所有用户所共享系统全局区内就像是一个个格子每个格子就是一个存储组件用来存放为满足每类内存分配需求而使用的内存池例如用户最近查询过的数据块就会被保存在其中的一个格子里;数据库的结构等变化需求等也会被存储在这些格子中
现在就遇到一个问题格子大小的问题若格子太大整个格子只装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内容那么明显是一种浪费这些空间本来是可以被用作其他用途的;若格子太小信息存放不下去了就又会发生内存分配错误
如果数据库管理员自己来调整这些格子的大小那么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因为这些空间的需求量是不确定的随着业务的不同其需要的容量也随之改变所以数据库管理员希望数据库能够对系统全局区进行动态分配能够让数据库根据实际的需要量划分这些格子的存储空间当然有个前提就是其不超出总的容量大小
在Oracle G与G的数据库系统中增加并完善了这方面的功能实现了对于系统全局区的动态分配功能也就是说我们数据库管理员只需要制定一个系统全局区的总大小然后里面的格子怎么分就不需要我们关心了Oracle数据库会自己根据里面居住的客人数量的多少进行分配Oracle数据库会担负起在整个系统全局区内部进行优化内存分配对一个重任数据库有了这个改进之后这些房间的大小就不是固定的而是会随着业务量的不同而实现动态的梗概如此的话一方面房间的空间不会被浪费不会一个房间很挤而其他房间很空;另一方面也不会因为存储信息的时候因为空间不够而发生内存存储错误
通过这个自我调整系统全局区的功能Oracle数据库会智能地对数据库服务器的内存进行合理的分配提高内存的使用效率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不过这两项功能都提供了自定义的功能如可以自己定义系统全局区的总大小以及检查点的恢复时间等等虽然定义起来比较简单但是有个问题就是定义多大才使合理的呢?这个很难确定因为这根据企业应用不同而有所区别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标准一般情况下数据库管理员可能需要观测数据库性能达一年以上才能够取得一个合理的值所以笔者的建议是刚开始的时候就采取默认的设置让数据库自己根据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去取得合理的参数在以后若有必要的时候再根据相关的信息去设置一个合理的值